首  页 |  政协章程全委会议委员风采 政协提案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
首页 >>>>> 文史天地 >>> 正文

红军攻克鹰潭的前前后后

 
李道燮
    1929年7月,继弋(阳)横峰暴动之后,贵溪周坊纵横五、六十里地又举行了数万人的秋收暴动。一时间,打倒土豪劣绅、实行平债分田、建立工农政府的口号响彻贵北上空。特别是红军在周坊打了几个胜仗,红色区域迅速扩大,要求参加红军、游击队的人日益增多,群众斗争情绪更加高涨。不到5个月,整个贵溪北乡(除了城郊)几乎都成了苏区。
    盘踞在贵溪县鹰潭镇的土豪劣绅,面对苏区迅速扩大的形势,惶惶不可终日,急急电呈县政府:“鹰潭兵力单弱,进剿固不足言,防守亦恐不易,睹斯景况,寝馈难安,特电请钧长派兵增防,以救生灵……”。县长姚彦文接电后,即令鹰潭镇组织保卫团,鹰潭商会组织自卫队,以谋自卫。于是,鹰潭的劣绅富商自筹资金,招兵买马,纠集了一支30人枪的保卫团和一支40人枪的自卫队(统筹称靖卫团,后改为警察队,属县地方武装)。自从鹰潭增加了这几十人枪以后,劣绅富商的胆子大了起来,他们以为有了这几十人枪和一条二、三百米宽的信江,便可以负隅顽抗了。
    此前,国民党政府迫于红军的声威,早把鹰潭作为防御红军进攻的前沿阵地,在这里成立了“军民联合清剿委员会”,实行内清外剿。所谓“内清”,首先是对商店、居户,实行联保切结,如有“为匪、通匪、藏匪”者,街绅族长即予查办,若街绅族长徇私不办或隐匿不报,则连同坐罪。其次是限制百姓,日出而行,日入而息,只许安分守己,不准结伙闹事。同时,全面清查农工商学各界,对来历不明或行为不轨者,或驱或拘。其三是组织梭标队、守望队(统称挨户团),在津梁要道,设置哨卡,由队丁轮流值哨,盘查往来行人,以防红军潜入。至于“外剿”,就是令保卫团自卫队,跟国民党军队或随县警察大队,串扰苏区,烧杀掳掠。尽管鹰潭一时被国民党政府弄得乌烟瘴气,针插不进,水泼不入,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,仍经常出没其间,对敌人的一举一动,了如指掌。
    1930年2月,贵溪县苏维埃政府召开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,前任贵溪县委书记、时任赣东北军事委员会主席方志敏莅会指导,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。他说:周坊暴动的胜利,贵(溪)余(江)万(年)苏区的形成,使我们脱离了天天爬山过岭,躲山藏坞的生活。中国是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,它造成了各派军阀相互割据的局面,同时,也给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以有利条件。现在新军阀蒋、冯、阎战争在即,进攻我们的队伍,大部分调走了,各地方差不多都是靖卫团驻守,这些靖卫团都是畏红军如虎,一打就要缴枪的。我们要抓紧这一有利时机,把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整训好,把贵溪县游击队整训好,趁机深入白区,打土豪筹款,以巩固扩大苏区,扩大政治影响。
    红军独立团遵方志敏之命,集中在弋阳芳家墩进行了短期整训。经过整训,提高了战斗士气,随即开赴贵溪北乡,主动出击敌人。3月12日晚,红军独立团团长周建屏命令第四、五、六连进攻鹰潭。五连埋伏在贵(溪)鹰(潭)通衢喜鹊岩附近,担任打援阻退。六连布阵在茅园至夏埠一带,疑兵佯攻,以迷惑敌人。四连担任主攻,从石鼓渡过信江,穿插到鹰潭的东南隅,在敌人背后,狠狠打击敌人。是夜,各路红军都超前进入阵地。13日(即农历二月十四日)凌晨4时正,红军的冲锋号吹响了,枪声、喊杀声四起,打得保卫团、自卫团晕头转向,丢盔弃甲,落荒而逃。20分钟就结束了战斗,毙敌一名,俘敌一名,缴枪10余支,没收了反动商人梁林茂的所有布匹,擒拿土豪桂先园等人,筹款千元,筹药品一批。红军打下了鹰潭,一面向群众喊话:“穷人不用怕,不要跑,我们是工农红军,是为穷人打天下的”。一面刷标语,贴布告,宣传土地革命政策。老百姓见红军纪律严明,一不杀人,二不放火,三不虐待俘虏,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敬慕之心油然而生,国民党诬蔑红军为“土匪”的谎言彻底破产。当日上午8时,红军在大码头乘船过信江,凯旋回师苏区。
    红军撤出鹰潭后,国民党加紧修建工事,建炮台,挖壕沟,筑木城,以阻止红军的再次进攻。炮台是用红石砌的,正方形,边长2丈、高4丈多,用木板绷成4层,每层四边都设有枪眼。炮台顶端又设有两个对称的瞭望台,东南西北都能守望。这样的大炮台,鹰潭周围共建造了6个。沿炮台内线挖了一道宽3丈、深1丈的壕沟。沿壕沟内线,筑了一道宽高各1丈的土墙,墙上再架一道集密集密的木栅,名曰木城。木栅是用8寸直径、1丈5尺多高的大圆木构成的,东南西北各设一门,门旁建碉堡一座,由队丁轮流警戒。城外6大炮台之间,还间筑了好几个小炮台。于是,在鹰潭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事网。它的第一道防线是炮台群,第二道防线是堑壕,第三道防线是木城。这三道防线把鹰潭围得严严实实,可谓固若金汤。
    苏区中央局为了粉碎国民党第四次“围剿”,于1932年10月在宁都会议上决定:“红军要以最积极迅速的行动,在敌合围未成之前,选择敌弱点,各个击破敌人,以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,进而夺取中心城市,争取江西首先胜利”,争取“中央区、闽粤赣、赣东北、湘鄂赣、湘赣边各苏区联成一片”。敌人的弱点在哪里?红军的突破口在何处?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,总政委周恩来,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运筹帷幄,决定集结红军主力于闽赣边,在中央苏区和赣东北苏区之间的建(宁)、黎(川)、泰(宁)突围。果然马到成功,先后占领了建宁、黎川、泰宁、邵武、光泽等县,开辟了建黎泰新区。进而挥师北上,连克资溪、金溪、黄狮渡、浒湾、上清。1933年1月19日(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),红三十一师回师鹰潭,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。红军这次行动,是关系全局的重要一着。它不仅打乱了敌人的合围部署,征集了大批资财,更为重要的是接应闽浙赣红十军南渡信江,进入了中央苏区,并与中央红军三十一师合编合为红十一军,进一步增强了中央苏区的军事力量。这为尔后信抚苏区的建立,为闽浙赣与中央两块根据地的沟通,进而为第四次反“围剿”的胜利,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
发布日期:2006-11-16 09:30
类别:文史天地
来源:鹰潭政协
发布:鹰潭政协办公室
[ 关闭窗口 ]
主办:鹰潭市政协办公室    
信箱:ytzhengxie@163.com  电话:0701--6441259
地址:江西省鹰潭市新经济大厦A319
赣ICP备10006595号   赣公网安备36060202000004